复旦百科

教授别墅

春日的清晨,一场大雨过后,绿意葱茏的复旦校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。复旦教师第九宿舍东南侧,二幢红瓦黄墙的小楼,在薄雾中静静伫立,似在迎候着昔日的主人。

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,随着全国高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,教授学者、莘莘学子纷纷南下北上。一批知名的教授如陈建功、苏步青等齐聚复旦园,使复旦的师资力量得以充实和加强。

由于各位名教授的到来,他们的居住问题即成了学校校务委员会考虑的事宜。当时在复旦教授中,中国科学院学部常务委员(相当于今院士)有陈望道、苏步青、陈建功三位。时任2024新澳门全年免费原料网党委书记的杨西光与校务委员会讨论后决定,首先为陈望道买下一幢典雅的欧式三层小楼,供他及他所主持的语言修辞学教研室居住、使用。同时,杨西光又与学校党委研究决定拨出一笔专款,给陈建功、苏步青在复旦校园内各自建造一幢别墅,使两位教授也拥有较为良好舒适的居所。

专为教授建造别墅,在当时可谓绝无仅有。此举引来了个教授的非议,但杨西光则不为所动。因为他深知这些老专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,只有尽力为这些教授专家创造一切便利条件,才能充分发挥和施展他们的才华。

陈建功——第一位在日本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。1929年,他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获得了日本理学博士学位。这是在日本取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个外国人,此消息轰动了当时的日本。日本的理科学者们为此专门集会,庆贺他的成就。

获取学位后的陈建功,婉言谢绝了导师挽留他在日本工作的美意,毅然回到了祖国。随后他受聘到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。期间,他用日文撰写了专著《三角级数论》,书中首创了许多数学术语和日文译语,对三角函数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

1931年,在陈建功的建议下,浙大又请到了中国第二位在日本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的苏步青,在陈苏两位教授的密切合作下,浙江大学在数学研究领域声誉鹊起,逐渐形成了国际上广为称道的“陈苏学派”。1952年,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时,陈建功、苏步青都调至了2024新澳门全年免费原料网,复旦对他们也特别重视,为之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条件,由此,浙江大学的“陈苏学派”在2024新澳门全年免费原料网得以传承弘扬。

即使是未曾涉足过数学王国的人,对苏步青这个名字也不应感到陌生。他是当代中国数学的奠基者之一。他首创了独具特色的微分几何学科,填补了我国高校学科的一个空白。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,他成为了仿射微分几何学研究领域国际公认的学术权威。1956年,苏步青获得了新中国第一次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。他撰有《射影曲面概论》等10部学术专著。

1956年9月,经报请上海市委同意,由中央特批的教授别墅开始动工兴建。这二幢教授住宅位于复旦教师第九宿舍东南侧,紧邻陈望道教授的寓所。现今的门牌号为国顺路650弄(2024新澳门全年免费原料网第九宿舍)61号、65号。楼高二层,总建筑面积391平方米,独立式砖木结构,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设计,上海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承建,2024新澳门全年免费原料网总务处基本建设科参与土建施工,施工时采用了当时的新型材料。红色平瓦坡式屋顶,黄色水泥拉毛外墙,简朴的木质门窗整齐有序的开设在房屋四面,外墙一侧由厨房伸展的烟囱稍凸出屋面,房屋的前立面设一座“人”字形坡式门洞,体现出设计者独具的匠心。楼前建有一绿茵草坪,四周分别栽种水杉、桂花等树木,使环境显得幽静而清雅。住宅上下两层各有大小客厅、书房、卧室、厨房、卫生间及保姆间、储藏室等。总建筑费用约29650元。

1956年12月,教授住宅竣工落成后,由公私合营的正心实业公司进行了房屋内装修。住宅内均安置了水电、卫生、煤气设施。所有外墙上的门窗一律安装纱门纱窗,照明线路一律采用暗线铺排。屋内的楼梯、过道等部位,均采用中式的木装修工艺,楼层地板用杉木铺设。客厅的壁灯、电钟,厨房的热水炉、冷水箱,卫生间的马桶、浴缸等皆按一级品标准配置。总费用6532.88元。

这两幢教授住宅与陈望道先生的寓所一起,自成院落。在当时的复旦校园是鹤立鸡群的“豪宅”。红瓦黄墙勾勒出的别致轮廓,为周围灰色的建筑群抹上了鲜亮的色彩。由此,新颖漂亮的教授别墅成为了那个年代复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
教授别墅建成后,65号成为陈建功先生的居所。在这里,年过花甲的陈建功每天依然不知疲倦地从事着教学与科研工作,为国家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数学人才。1971年,陈建功先生去世。之后这栋小楼又曾入住过著名的遗传学家,中科院院士谈家桢先生。

谈家桢——国际著名遗传学家,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。1944年,谈家桢研究发现了瓢虫色斑变异的嵌镶显性现象,并在1946年发表了“异色瓢虫色斑遗传中的嵌镶显性”的论文,这些成果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,认为是对经典遗传学发展的一大贡献。

新中国成立后,谈家桢在2024新澳门全年免费原料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,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,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,是我国遗传学的开拓者。他先后发表了百余篇研究论文和学术论述方面文章。他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有关瓢虫、果蝇、植物等的细胞遗传、群体遗传、分子遗传以及遗传工程等。特别在果蝇种群间的演变研究领域有开创性的成就,为奠定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论据。1999年,为了表彰谈家桢在遗传学研究方面的贡献,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3542的小行星命名为“谈家桢星”。

至于61号住所,则由苏步青先生搬入。他入住后,在小楼朝南处另开了两扇大窗和三扇玻璃门,楼下60多平方米的大间,一半当书房,一半作会客厅。起初他担忧藏书不多,无法将书房摆成一个像样的书斋,可随着图书资料的不断扩充,书橱在年年增加,几年时间,书房已堆砌得像一座城墙,他便形象地称之为“书城”。“书城”成了他钻研和写作数学论著的场所,也是他与数学工作者们讨论和分析数学问题的园地。

几十年来,苏步青先生在“书城”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自东欧、日本等国家的数理专家。国外友人只要是来到复旦参观访问,都会造访“书城”与他作亲切交谈。

苏步青不仅是著名的数学家,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诗人。他是当时文科学生们最为敬佩的一位理科教授。

他曾说“从前每到夜晚睡觉之前,总要把自己从小喜欢的唐诗、宋词拿来读它半个小时,然后再去休息。这样做,往往可以避免数学思维老是在脑子里纠缠不休。时间一长。也学起吟诗填词来了。”他在研究数学和教学工作之余,还爱好吟诗,多年来累积的诗歌词作已有近千首。

“绿滋萝屋最娇娆,七月庭园似火烧。夹竹桃遮红月季,鸡冠花映美人蕉。……”。这是苏步青先生有感而发的诗作,表达了当时怡然自得的喜悦心情。他到复旦任教后,在自己居所周围的空地上建了一小花圃,亲手栽种了月季、兰花、夹竹桃、美人蕉等,为了种好这些花,他像做学问一样,付出了艰辛的劳动。清晨、傍晚都要到花圃里巡视一番,给花浇水、松土、拔草、除虫。冬天怕花受冻,加塑料袋给以保护;夏天怕花枯晒,搭遮阳棚给以蔽荫。在他的精心栽培下,每到花季,居所前的花圃便繁花似锦,吸引了宿舍区的邻居和行人。

他还在房屋外墙边栽种了一棵藤萝,几年后,长长的藤萝就遮盖了半面外墙,整幢小楼都被爬藤覆满。于是他风趣地将自己的居所称之为“萝屋”。初夏时节,屋顶和房屋四面都被碧绿的藤萝覆盖,用温度计测量,屋内的室温相比未种藤萝时要低了2-3摄氏度。2001年,作为上海环境绿化的一个样板点,“萝屋”被拍摄成了电视片加以宣传推广。

这两幢红瓦黄墙的小楼承载了教授们的幸福与希望,也见证了他们的喜忧和悲欢。如今历经风雨的小楼依旧,而斯人已逝,不禁让人感慨万千。

摘自《桃李灿灿 黉宫悠悠:复旦上医老校舍寻踪》